时间:2022-09-08 10:01:58 | 浏览:5513
山叶街车设定的 MT 家族可说是销售主力,同时也是排气量最完整的序列,包括从 MT-03、 MT-07、MT-09。不过无论是原先的 MT-07 抑或是 MT-09,都是相当有个性、并不算非常平易近人的车款。
在说到这次的新车前,必须先聊到笔者对于前一代的感受。
前一代的 MT-09 与这代看起来几乎没甚么不同,除了灯组造型、仪表不同以外,引擎仍然是 CP3 的直列 3 缸引擎、前倒叉后单枪中置避震,整体尺码看起来也相仿,但把手设定较宽矮,再加上长行程又偏软的前后悬挂系统,整体骑乘方式需要更贴近滑胎车的操作,包括骑乘姿势也是一样,把内侧手肘打开用上半身的力量把车带下去,能够很轻松的发挥这辆有个性的街车,而滑动式离合器、动力模式切换、循迹控制系统,则是帮忙把这辆被称之为「扭矩大师」的充沛动力,让骑士能够轻易上手。
不过整体来说,扣除掉没有风镜,长途骑乘会容易较累以外,外观、动力、悬挂系统乃至电控辅助,笔者是非常喜欢 MT-09 的设定。
而大改款后的 MT-09 在外观上,则是变得更加简练。头灯转回初代风格,变回单灯的设计,左右辅以线条式昼行灯的造型,更象是钢弹中的脚色一样,这也是新世代 MT 系列的家族脸谱。车身中心的宽油箱也依然保留,但是比前代设计上更为简洁,宽厚的设计让骑士能够轻松夹持稳固身体。
从后方来看,车尾造型依然维持薄座垫的设计,藏得比后轮更前面,让其呈现出灵巧的视觉感受,而后牌架则从前代的摇臂上,改回到车尾连结出来,让整体视觉感受不会显得头中尾轻。唯一较特别的地方是前座垫下方习惯用车壳隐藏副车台与主车架之间的空隙,这代则是直接采取外露的形式,其下方仅有电瓶、车辆电系与计算机模块等,无额外置物空间。
至于在细部的部分,LED 鱼眼头灯组上方有明显的 4 个锁点,可直接让车主购入专用风镜锁上,仪表板则是改为 3.5 吋全彩液晶仪表,其信息整合相当丰富多元,除了基本的时速、转速、循迹控制调整显示内容可直接从右把手的滚轮进行切换,左把手除了喇叭、方向灯、远近灯以外,另外则是负责动力模式与循迹系统等电控切换。
在骑乘坐姿与脚部着地性部分,以笔者 170 公分身高为例,在 825 mm 的座高设定下,双脚着地时仍须略垫脚,但不会感到特别吃力。而骑乘姿势上,把手高度增加并缩减宽度后,再加上脚踏能允许两阶段高度调整,因此整体骑姿更偏向一般街车、而不像前代类似滑胎车的风格。实际操驾感受上,长途巡航骑乘确实稍微轻松一些,不过如果进入山区需要频繁加减速
除了骑乘姿势的改变以外,包括引擎动力微调、车架与悬挂系统的轻量化也影响到了 MT-09 的个性。
以笔者 170 公分身高为例,在 825 mm 的座高设定下,双脚着地时仍须略垫脚,整体骑姿更偏向一般街车、而不像前代类似滑胎车的风格。
改款后的 MT-09 引擎排气量从 849 c.c.增加到 889 c.c.,并且换上锻造活塞、连杆、曲轴,试驾车最大马力被限制在仅有 71 匹,不过对于一辆街车来说早已足够。实际加速表现上,与前代相同,从低转开始即有饱满的加速感受,不过到了引擎转速约每分钟 6,000 转时,后面的转速可以感受到加速开始减慢,即使调到最强输出的动力 1 模式也是如此,而在动力 3 模式下,温和线性的输出在雨天骑乘也不用过于担心。
另外新世代的 IMU 惯性测量元件控制下,循迹控制系统依然能够提供相当不错的辅助,再加上全新的进退快排,无论是升档还是降档都能够避免因为离合器操作不顺而让车辆不稳。
而在转弯的部分也跟前代有着非常不同之处,新的 MT-09 整体悬挂阻尼有所加强后,重刹车感受不会有车头大幅下沉的感觉,入弯时的稳定性与车尾循迹性都表现得更好,再加上稳定并且轻量化的后悬挂设定,整体稳定性都大幅提升,再加上新导入的弯道 ABS 与前刹车直推总泵,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机率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更平易近人的操控感,并且可以给予笔者强烈的操控自信。
不过对笔者而言,笔者更偏好前代的滑胎车风格与骑姿,假设笔者购入新的 MT-09,首先会更换的就是把手,低宽的骑姿设定对应强悍的加速力道,骑乘上会觉得操控更好一些。
与 MT-09 相同,在正式介绍这次的 MT-07 之前,同样还是要介绍一下改款前的 07。作为入门红牌车款,纯种的街车姿势与悬挂设定相对来说较为平易近人,双缸设定提供充足的低扭,但是低转时却又略微太过猛爆,低速行驶时油门控制需要极端细腻,同时高转却又感到动力平平,整体而言表现并不如 MT-09,作为入门车却又稍嫌难操控。
本次与大改款 MT-09 一起发表,跟大改款的 MT-09 相比,红牌入门又仅是小改款的 MT-07 感觉上似乎好像没改甚么,但事实上众多细微的调整,都让这辆中排气量街车更平易近人。
小改款的 MT-07 在车头部分,如同 MT-09 一样获得家族化外貌,单颗 LED 鱼眼头灯搭配两旁的昼行灯条,Y 字型的视觉效果更具侵略感,车身主要在于油箱与其饰壳重新修饰,但基本构型依然维持不变。另外一最大的改变就是把手加宽与加高,这点在后文部分会有所介绍。
从后方来看则几乎没有调整,包括前后座分开的两截式设计、带一点车壳的车尾设计修饰了线条,但仍然维持后轮凸出于车尾的设定,减少笨重的屁股,同样也能增加连续转向时的灵活性,而尾灯造型则维持原本设计,清楚地表明其仅针对部分设定进行调整。
仪表的部分也如同 MT-09 一样拥有全彩液晶仪表,可识别度更高,而左右把手开关则是维持改款前相同配置,不过大灯同样换上 LED 头灯组,因此夜间照明效果应有加分。
至于在脚部着地性与骑乘姿势部分,以笔者 170 公分身高为例,在座高 805mm 的 MT-07 上,双脚仍需微垫才能着地,但轻巧的重量并不会有任何压力。而骑乘姿势部分,虽然把手加宽让双手外张,但加高的把手设定,仍让上半身能维持接近直立的状态,两相搭配起来低速骑乘更为轻松。
至于在动力部分,虽然最大马力并无调整,动力则是维持 73.41 匹马力,但新的 ECU 让整体输出调整后,整体更为线性,起步加速时少了突兀的冲力,但更容易控制,对于新手来说变得平易近人许多,同时也让红牌代步不再仅是梦想。
最大马力并无调整,动力则是维持 73.41 匹马力,但新的 ECU 让整体输出调整后,整体更为线性。
至于在悬挂部分也有所调整,虽然仍维持 41 mm 前叉、后单枪中置避震设定,不过经过重新调校后,原本前叉反应过快、刹车入弯会沉过多、出弯回弹也过多的调性完全调整完,变得更容易操作,再加上加宽的把手设定,需要带大量舵角的低速转弯变得更为省力。
至于刹车的部分,虽然前碟盘稍有加大,整体升级效果并不明显,不过在改善了低速的暴冲感受与前悬挂的稳定度后,小改款的 MT-07 确实变得更为平易近人。
不过在高速弯的部分,受制于原本车架的设定,偏软的车架容易扭曲导致前后轮指向性跑掉,因此骑乘感受上较不安心。而雅马哈针对 MT-07 推出一个阻尼棒,其连结副车架与主车台上,原厂宣称能够减少车架的剪谐效应,能够大幅增加操控性。
在骑乘之前,笔者是不信这种阻尼棒的效果,以汽车底盘的经验来说,这样高速的操驾反应,直接增加结构拉杆加强车身刚性更有效,阻尼棒的可伸缩特性并不能完全增加刚性。这次雅马哈特别准备了加装阻尼棒的 MT-07,让媒体们试乘,与无阻尼棒的车相比较,立刻感受到操控感明显有效进步。
加装阻尼棒后,原本高速弯会让前轮产生横向位移的问题,立刻有非常显著的改善,让笔者骑乘信心度大增,同时维持车架的柔韧度,也不会有因为车架过硬而减少其灵活性的问题。当然,有优点也有缺点,此类加装后会稍稍减少后轮反馈的感受,不过对笔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无论是大改款的 MT-09 或是小改款的 MT-07,两款车都变得更平易近人,对于各种程度的骑士来说,都能够更轻松的上手,同时仍能在这两辆车当中找到驾驭乐趣,并且降低转倒的压力。如同雅马哈的造车理念,让骑士能够开心的享受骑车,在 MT 家族这次推出的改款当中,更是清楚的呈现在车辆之中。
全新一代2021款雅马哈Vino50踏板车已完成更新,日前在日本本土上市。Vino是一款既可爱又特别的“小精灵”,是女学生和女白领最爱的车型之一。其特别之处在于,她是本田与雅马哈两个大品牌的结合体,从2016年开始,Vino便搭载了由本田
重点来了:雅马哈中国总经理,濑户浩之新官上任,从他的个人履历到发布会现场的。6月14日,继T-MAX530 DX版之后,云南昆明,雅马哈同时发布YS150与YBR150Z两款国四车型,官方售价分别为11000元和8580元。
雅马哈TMAX530DX与雅马哈MT-09街车同时发售的还有雅马哈TMAX530DX,踏板车之王。搭载530cc双缸水冷8气门发动机,扭矩峰值53牛米功率33千瓦。皮带传动无级变速。搭配液晶显示屏,定速巡航,切换,自由切换行驶模式,分为城市
关注机车网,每晚9点17分JC君和你一起聊摩托好,下面开始聊车。为了对抗杜卡迪Scrambler等车型,雅马哈也推出了2017款的复古大排SCR950,它的目标是年轻骑士,在他的宣传片中,就在着重描述一种“悠闲+激情”的摩托车生活想要了解它
同级川崎Ninja400买到了4.98W,KTM的RC390也要5.098W,这价格虽然说不上有多实惠,但也算是合理,面对全新的R3您会。就在昨天雅马哈终于公布了YZF R3的售价4.68W,可谓是让车友们大大地出了一口气,这次没有被放鸽子。
NMAX125可能要来了本田Lead125国产化的信息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有所耳闻,并且随着这款车申报信息的曝光,有购车意愿的车友已经将这款车型当成了目标,并在苦苦等待。作为一款在海外市场上已经服役了。本田LEAD125上场后,雅马哈会派谁应战。
说到雅马哈YZF-R7,笔者这年纪的骑士,可能第一个会想到的是 1999 年限量推出的四缸跑车 YZF-R7,仅 500 辆的数量主要是为了符合 WSBK 超级摩托车世界锦标赛与铃鹿 8 小时耐久赛的赛事标准,因此规格上几乎只需要稍加改装,
可能很多车友都有一台中大排量的摩托车出去摩旅或者跑山,然后再搭配一台省油的小踏板日常通勤代步,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大家对通勤踏板的要求并不仅限于省油,对个性的追求也愈发明显。面对日益上涨的油价,今年的125级别踏板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大家关心。
我是骠骑府,摩托车评论人,欢迎关注!今天是3月18日,雅马哈推出了一款跨界风格的125踏板车——FORCEX福颖C69,售价8980元。从产品命名上可以看出福颖C69与福喜之间的关系,FORCE是雅马哈踏板中的运动风格系列,“X”代表一
雅马哈向巴西市场发布了2023款FAZER FZ15,该车系在当地市场似乎备受欢迎,不仅例行更新换代很勤快,还有各种特仕联名款,比如FZ25的漫威英雄系列。这次排量稍小的FZ15倒是走在了前面,算算这已经是第四代V4.0版本了。
雅马哈TMAX一直可以说是大型运动踏板中的王者,从2000年诞生至今不断改款进化,在2019年更是将排气量提升到560cc。不过雅马哈显然还不满足,11月16日于欧洲突然发布了全新改款2022款TMAX。
这两年ADV跨界踏板成为新的流行趋势,厂商们也乐此不疲的玩起跨界概念,其实最早的ADV跨界踏板正是雅马哈的创新,1988年的第一代雅马哈BWS“鸭子”首次将“越野”和踏板车结合起来。今天雅马哈也发布了一款城市越野风格的小踏板,售价8980元。
雅马哈(Yamaha)刚刚推出了 2023 款 E-Vino,带来了多项功能参数升级和新的颜色选项。由于价钱实惠且易于使用,具有复古外观的该系列电动踏板车,在日本本土市场有一大票忠实的追随者(可惜不对外销售)。
去年雅马哈发布了新款BW"S,而今年又将目光投入了热门运动中型踏板FORCE,昨天正式在台湾省发布新款FORCE2.0,预售优惠价9.9万元台币,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2.27万元左右。作为SMAX的衍生车型,雅马哈FORCE自2016年上市以。
9月5日,日本大厂雅马哈宣布,在当地推出E-Vino电动踏板车的2023版本。E-Vino是一款主打复古经典的两轮电动车,只在日本市场销售。(图片来自雅马哈官方)据小雷了解,雅马哈E-Vino两轮电动车是基于Vino改进而来的,由于Vino